软件开发的技巧一文主要介绍了软件开发中的一些技巧,如设计模式、需求分析、架构选型等。
本文介绍了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几个常用技术:需求分析、程序设计、模块划分,并将这些技术进行了对比。
文章分为四个部分:1.项目需求分析;2.程序设计;3.模块划分;4.软件测试。
下面我们就以其中的代码编写和需求分析为例,进行阐述。
一、项目需求分析
项目需求分析是整个软件项目开发的基础,是在完成一个功能模块后最重要的一步。
需求分析包括:1.用户的使用场景;2.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使用功能;3.功能实现需要用到的技术;4.其他非业务类软件。
以电商软件系统为例,用户可以通过平台管理订单信息,订单状态信息,购物车等。
以电商平台为例,系统可以实现以下功能:1.添加商品2.删除商品3.管理库存4.统计销售情况5.数据查询6.在线支付7.在线结算8.退货9……

二、程序设计
通过需求分析,我们已经了解到了业务流程,接下来我们就可以开始程序设计了。
在项目开发过程中,程序设计是一项重要的工作,主要是对业务流程的描述:即是如何通过业务模型实现需求。
从图中可以看出:程序可以按照业务模型从上到下分为若干个模块。
如:业务数据录入、业务查询、数据库访问和删除。
而下面我们来看一下不同的编程方法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区别:

三、模块划分
在开发软件的过程中,为了实现对代码的规范和高效,对编码规范和模块划分都有一定的要求,这也是在编写程序时必须要注意的。
根据需求分析所设计的程序功能,可以将其划分为几个主要分支。

四、软件测试
软件测试主要分为功能测试、性能测试,主要包括:性能测试、用户友好性检测。
下面是软件的一些详细功能介绍:
1.基本信息:
2.功能实现:

五、总结
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,会用到多种技术:设计模式、模块划分技术(分治模式)
设计模式:是一种常用的设计方法,它通过一定的规则进行组合,从而实现各种功能。
模块划分、功能划分(分治模式):又称为结构划分或抽象划分技术,通过对软件系统进行结构和功能上的分解,形成一个较小的软件开发模块。
而分治模式是在已有的模块基础上再建立新的代码层。
一般情况下,一个较大系统所需要建立新代码层通常需要4-5个甚至更多,并且这些代码层可能是在不同的位置实现的。
